English
当前位置 国家级 >> 二等奖 >> 中国亚洲棉性状研究及其利用

中国亚洲棉性状研究及其利用

获奖名称 国家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

获奖年度 1989 本所排名 第一完成单位

添加时间 二等奖 访问统计

获奖经历 1988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

获奖人员 项显林、傅怀勤、刘国强、张祖杰、陈建华、刘金定、高迅、吴同礼、沈端庄

成果信息

      亚洲棉约在两千多年前传入我国,是最早引入和种植的棉种。生产的棉花,曾为历代人民衣着做出重要贡献。经过漫长的岁月,在多样的生态环境中,形成了丰富的类型。中国亚洲棉地方品种在我国和世界棉花基因库中占有重要位置。解放后,由于亚洲棉逐渐被陆地棉所代替,加之对亚洲棉的收集、研究不够重视,故造成品种流失,保存的资源材料逐年减少。为抢救农业自然资源,于1983-1987年对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西等省进行亚洲棉资源考察、搜集。同时研究来源于20个省的369份亚洲棉材料的72种性状。根据叶形、花冠色、花瓣基部斑点色、茎色、种子光毛、絮色、株型,将形态归为40种类型。结果表明,亚洲棉的形态类型十分丰富。按材料的原产地与其表现型将全部材料分为早熟矮秆、中熟中秆、多毛高秆3种生态型。为研究不同形态类型的遗传背景和生化特性差异,分析了23种形态类型的31个品种种子酯酶同工酶,谱带共有40条,各类型材料表现一致且稳定,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带表现不规律。根据各种重要性状鉴定结果,将全部材料的的抗枯、黄萎病性分别分为抗、耐、感3类,纤维细度分为粗、中、细3类,纤维强力、种仁脂肪、蛋白质、棉酚含量和丰产性分别分为高、中、低3类。纤维强力比陆地棉、海岛棉明显为高,有少数品种的丰产性相当突出,可供生产应用。研究16个重要性状相关性,属高度相关、中度相关、弱相关的分别是4项、31项、85项,纤维细度、衣分、衣指和铃重在相关中起主要导用。较系统、深入地研究和整理全部材料并归类,发掘出各类优良种质资源供利用,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。据考察,目前,贵州、广西、云南、海南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等省,有零星种植。群众反映亚洲棉具有做絮棉不板结、保暖性强、织成粗布结实耐用、适于手纺、易染色等多种优点。研究认为,亚洲棉纤维具有突出大高强力和特殊用途,在生产上适量种植,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实践意义。
      (资料来源:《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第四个十年科技成果汇编(1987-1996)》1997年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,P23-24)
      本成果曾获得1988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
      主要完成人:项显林、傅怀勤、刘国强、张祖杰、陈建华、刘金定、高迅、吴同礼、孙传渭 、沈端庄、鲁黎明、杨石泉、毕桂珍

 

 
版权所有 365bet体育在线主页 网站保留所有权利,未经允许不得复制、镜像    豫ICP备12016946号
地址: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38号 邮编:455000
技术支持: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
Tel:(0372)2562200 E-mail:mianhuasuo@caas.cn